中国家电品牌网
发布时间:2019-08-07 11:09

“零排放”转化:最难也是标准最高的路
官方通报,截至7月28日11时30分,搜救并送医院救治伤员11人,搜救出遇难人员36人,失联人员15人。
“零排放”转化:最难也是标准最高的路
7月23日21时20分许,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。截至7月28日11时30分,经户籍核对、家属报案、DNA比对、对幸存者走访询问、公安大数据分析、通信痕迹查证、与幸存者本人电话及视频核对、以组为单元户为单位“一人一档”逐一复核,确认该滑坡灾害区共有户籍人口22户77人,外来探亲访友、务工人员8人,共计85人,其中已取得联系的在外人员23人。
巩金龙介绍,我国目前每年有2000万吨含钛、铝等成分的炼钢高炉渣无法得到利用。他们的技术可以在矿化固定二氧化碳的同时,高效回收钛、铝等金属元素,而矿化过程中得到的高纯度钛白粉可以应用于染料制作,实现了高炉渣的资源化充分利用。目前,这项技术的二氧化碳矿化效率达到了200公斤/吨(非碱性矿),为世界最高水平。如今,研究团队正在开展年处理300吨含钛高炉渣制备高纯度钛白粉的扩大试验。
中新网贵阳7月28日电 据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“7.23”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消息,截至7月28日11时30分,本次灾害搜救出遇难人员36人,失联人员15人。
从0到1的转变是场异常艰辛的跋涉。首先,进行实验的设备没有现成的商业化装置可以购买,全靠研究团队自己探索设计开发。从绘图设计,到材料、工具的选择,到最终动手安装都是靠科研人员自己完成。其次,选择哪种催化剂更高效,也全靠摸索着尝试,实验失败几乎成了常态。
二氧化碳转化的难度在于,其分子结构极其稳定,转化需要注入很高的能量,且二氧化碳转化的路径复杂,转化后产物众多、纯度不佳。因此转化路径和催化剂的选择极其重要。
中新网贵阳7月28日电 据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“7.23”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消息,截至7月28日11时30分,本次灾害搜救出遇难人员36人,失联人员15人。
“二氧化碳分子式的排列就像两个人紧紧拉着手,这种结构让二氧化碳分子极具化学惰性。我们要做的就是强迫它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与别的物质发生反应,把它变废为宝。”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巩金龙教授眼里,如何催化“懒惰”的二氧化碳是实现其变废为宝的关键。
二氧化碳矿化效率为世界最高水平
图为早前救援现场。李杰 摄
“人工树叶”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
二氧化碳矿化效率为世界最高水平
中新网贵阳7月28日电 据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“7.23”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消息,截至7月28日11时30分,本次灾害搜救出遇难人员36人,失联人员15人。
在基础性研究走在前沿的同时,巩金龙团队也致力于二氧化碳矿化转化等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。巩金龙教授幽默地说:“我们的研究不能都这么高冷,也要接地气呀。”
中新网贵阳7月28日电 据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“7.23”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消息,截至7月28日11时30分,本次灾害搜救出遇难人员36人,失联人员15人。
来源:中国家电品牌网